Beshom

After 46 outstanding years as Hai-O Enterprise Bhd, we look forward to the future as we preserve the best of our legacy.
We are excited to invite you into our new home.

海鸥集团历经时光淬砺,46年来发展一枝独秀。
展望未来,集团整装待发,以焕然一新的英文名字营造美满的新“”。
此番华丽转变,公司优良传统不变,文化企业精神亦如初衷。

Beshom

Beshom Holdings Bhd is the new “HOME” of Hai-O’s group of companies, a Public Listed Company on the Main Market of Bursa Malaysia Securities Berhad.
Beshom has assumed the listing status of Hai-O Enterprise Bhd on
29 November 2021.

Welcome to BESHOM.

最佳生活    始于家元
海鸥控股有限公司(Beshom Holdings Bhd),2021年11月29日,
正式延续海鸥企业有限公司在大马股票交易所主板的上市地位。

欢迎光临我们的新“”——BESHOM。

新闻

15元买下收藏 8年后值750元 炒茶狂赚50倍

15元买下收藏 8年后值750元 炒茶狂赚50倍
来源:
光明日报

(吉隆坡 张庆禄报导)“炒楼”、“炒股票”,我们听得多,没想到的是连茶叶 都可以“炒”,而且回酬惊人。一片15令吉的普洱茶饼,8年后的价钱可以连翻50倍,高达750令吉。 研究茶经十几年的陈景岗(30岁)纠正说:“这不是炒(茶),这是投资,是收藏。”他说,国内许多茶叶收藏家,都是用闲钱来购买茶叶,然后收藏;他们并不是如股票炒家般注重短期利益,或贷款来炒。 他认为,大马市场还不具备“炒茶”的条件。陈景岗也是海鸥集团执行董事,负责中国茶叶的买卖。 收藏越久味道越好 他指出,投资及收藏的现象在十几年前开始形成。到了90年代末,收藏者越来越多。 他说,许多收藏家选上普洱,是因为普洱的保健功效和独特味道,使它有一个稳定及庞大的消费群。更重要的是,普洱有一个特点,即是收藏越久,味道变得越好。 “这就是我们俗语说的:‘越陈越香’。许多消费者发现他们今年喝的茶,和去年相比,同样一片茶饼,味道就不同了。” 初时,大家买普洱原本是纯消费。买一两片来喝,消消油脂,帮助消化。后来,他们知道,普洱收藏越久,味道越好,也越值钱,所以就掀起一股收藏热潮。 陈景岗当然也收藏了一些茶叶。他披露,在8年前,他以每片8令吉的价格,花了 9000令吉,购入600片普洱茶饼,时至今日,这些茶饼每片叫价750令吉,总值40万5000令吉。 9000令吉变40万5000令吉,价钱翻了50倍。不过,陈景岗依然无意出售这些茶饼。 事实上,这几年来,他都在陆续收藏同类的普洱茶饼。50令吉一片,他买;100令吉,他也买。两三百令吉,他亦照进货不误。“你有的话,卖给我。”他对记者半开玩笑地说。 茶叶收藏家 全马1000人 陈景岗说,目前我国的茶叶收藏家约有1000人左右。他补充,这是指收藏最少价值一万令吉的茶叶的人。他们主要是各行各业的老板和打工贵族。 “很多人初时收藏茶叶是要投资。不过,后来,自己喝了一点,上了瘾,而且时间久了,爱上茶叶,这种快乐是不能以金钱来计算。” “红印”普洱全球剩500片当年100元今值1.7万元 陈景岗有信心,普洱茶叶的价格会再攀高峰。“股票价格有上落,但是茶叶在这几十年来,普洱茶叶都是有上没下,一路向上涨。” 他指出,是市场需求以及供应的有限,使普洱茶叶的价格不断往上攀。 他解释,茶是会被消耗的,当年出产的茶叶,会越来越少,而需求却不断增加。 陈景岗举例,有一种“红印”普洱,以前售价是一片茶饼百多令吉,但由于现在全世界存量只有约500片,所以市价高达1万7000令吉。他形容,普洱茶的市场犹如早上8点钟的太阳,还有一大段时间,发放光芒。 他估计,目前全球每天喝100毫升普洱茶的,估计不到300万人。 “我相信,两年内普洱市场会扩大3倍,每天将会有1000万人喝100毫升普洱茶。” 收藏茶叶须注意事项 选对茶:收藏勐海茶厂和下关茶厂出产的普洱茶,较有利。因为这两间茶厂有六十年以上的历史,有一定的声誉和市场占有率,属主流派。 收藏好:把茶叶放在家中,阴冷干爽,稍通风的地方即可。最好不要放在地上或靠墙,否则茶的品质会受影响。 天气好:大马天气得天独厚,温度和湿度全年相当稳定,是最适合储藏茶叶的地区之一。 风险:如果你收藏茶叶的地方不安全,如屋顶漏水,或发生火灾或水灾,那就‘各安天命’了。 (《光明日报》2006年3月8日)